400-666-8937

什么是执行异议?怎样追加、变更被执行人?

发表时间:2024-05-21 02:06作者:李迈律师

在民事执行案件中,申请执行人经常会遇到一种情况:在执行过程中发现新的可供执行的被执行人。这时,申请执行人通常会考虑提起执行异议,但往往会被法院告知去申请执行异议之诉。那么,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李迈律师团队专业债务执行律师将从法律角度对执行异议和追加、变更被执行人的程序进行科普。

一、执行异议是什么?

执行异议是当事人、利害关系人认为执行行为违反法律规定、执行错误时,向法院提出异议从而救济自己合法权益的程序。这种异议通常针对的是执行行为本身,比如执行方式、执行标的等是否存在违法或错误。执行异议的提出和审查,旨在保障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不受侵犯。

二、追加、变更被执行人是什么程序?

追加、变更被执行人是指在执行过程中,申请执行人或其继承人、权利承受人发现新的可被执行人,或者被执行人发生了合并、分离、解散等变化时,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变更、追加当事人。这一程序是为了确保执行过程中能够全面、有效地实现债权人的权益。

三、为什么会有通过执行异议追加被执行人的操作?

在法律实践中,执行异议和追加、变更被执行人的程序在内容上存在一定的交叉。这是因为随着司法实践的不断发展,为了更好地维护申请执行人的合法权利,法律对执行异议的范围进行了扩大,将追加、变更被执行人纳入其中。然而,这两个程序在性质上仍然存在明显的区别。

四、实践中如何处理?

在司法实践中,当申请执行人发现新的可供执行的被执行人时,通常会向执行法院提出执行异议申请,要求追加案外人被执行人。然而,由于执行异议程序与追加、变更被执行人程序在性质上存在差异,法院在审查时会进行区分处理。

对于执行异议的申请,法院会依法进行审查。如果异议理由成立,法院会裁定撤销或改正执行行为;如果异议理由不成立,法院会裁定驳回。但是,如果申请执行人要求追加、变更被执行人,法院则会告知其去申请执行异议之诉。

执行异议之诉是一种独立的诉讼程序,与执行异议程序不同。在执行异议之诉中,法院会对申请执行人提出的追加、变更被执行人的请求进行实质审查,并根据案件事实和法律规定作出判决。如果判决支持申请执行人的请求,则被执行人将被追加或变更;如果判决不支持申请执行人的请求,则申请执行人需要承担败诉的后果。

五、李迈律师提醒

执行异议和追加、变更被执行人是民事执行中两个重要的程序。虽然它们在某些方面存在交叉,但在性质上仍然存在明显的区别。申请执行人在申请时应当明确自己的诉求,选择适当的程序进行申请。同时,法院在审查时也应当严格区分这两个程序的不同点,确保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得到保障。


微信图片_20231010100325.png

热门推荐
联系我们:
400-666-8937
首页              律师介绍           业务领域             成功案例            普法视频             法律文书            法律顾问           联系我们
联系邮箱:13522012544@163.com

友情链接:吉坤律师事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