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666-8937

虚构原单位工作年限,新单位解除劳动合同是否违法?

发表时间:2024-05-21 03:11作者:李迈律师

在求职过程中,简历是求职者向用人单位展示自身能力和经验的重要材料。然而,有些求职者为了增加竞争力,可能会选择虚构或夸大自己的工作年限。当这种行为被用人单位发现后,往往会引发一系列的劳动纠纷。那么,虚构工作年限是否构成欺诈?用人单位是否有权因此解除劳动合同?今天,李迈律师团队将为大家解答这些问题。

一、虚构工作年限是否构成欺诈?

根据《劳动合同法》第八条的规定,用人单位有权了解劳动者与劳动合同直接相关的基本情况,劳动者应当如实说明。虽然法律并未明确规定劳动者既往工作年限是否属于与劳动合同直接相关的基本情况,但工作年限与劳动者和用人单位的权利义务息息相关。例如,工作年限可以用来计算劳动者可享有的法定年休假天数、医疗期期限,在解除劳动合同时也要以此为依据来计算应当支付经济补偿金的年限。因此,虚构工作年限明显违背了民事活动中的诚实信用原则,构成欺诈行为。

二、用人单位是否有权解除劳动合同?

当劳动者虚构工作年限的行为被认定为欺诈时,用人单位是否有权解除劳动合同呢?根据《劳动合同法》第二十六条第(一)项的规定,以欺诈、胁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订立或者变更劳动合同的,劳动合同无效或者部分无效。同时,第三十九条也规定,劳动者存在上述情形的,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且无需支付经济补偿。

然而,需要注意的是,用人单位在解除劳动合同前需要充分评估虚构工作年限对劳动合同的影响程度。如果用人单位在录用劳动者时更加注重的是劳动者在试用期的工作表现和工作能力,并不依赖于从其原单位工作年限来衡量其工作能力,则用人单位再以劳动者虚构工作年限为由解除劳动合同可能不符合法律规定。

三、如何避免虚构工作年限引发的纠纷?

为了避免虚构工作年限引发的纠纷,劳动者在填写简历时应如实填写自己的工作经历和年限。同时,用人单位在招聘过程中也应加强审核力度,确保招聘到的人才真实可靠。此外,在签订劳动合同时,双方应明确约定各自的权利和义务,避免日后产生争议。

总之,虚构工作年限不仅违背诚实信用原则,还可能引发一系列的劳动纠纷。劳动者和用人单位都应认真对待这个问题,共同维护一个公平、诚信的就业环境。如果您在求职或招聘过程中遇到相关问题,请咨询专业的劳动纠纷律师以获取帮助。


微信图片_20231010100325.png

热门推荐
联系我们:
400-666-8937
首页              律师介绍           业务领域             成功案例            普法视频             法律文书            法律顾问           联系我们
联系邮箱:13522012544@163.com

友情链接:吉坤律师事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