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666-8937

多照顾老人可以多分遗产吗?

发表时间:2024-12-11 00:33作者:李迈律师

多照顾老人可以多分遗产吗?

多照顾老人能否多分遗产?答案是肯定的


遗产继承的法律规定中,多照顾老人是可以作为多分遗产的依据的.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三十条第三款规定:对被继承人尽了主要扶养义务或者与被继承人共同生活的继承人,分配遗产时,可以多分.

如何认定 “尽了主要扶养义务”


  • 提供主要经济来源:如果子女在老人生活中,承担了大部分的生活费用、医疗费用等经济支出,为老人的生活提供了稳定的经济保障,可认定为尽了主要扶养义务。例如,老人没有收入来源,某一子女长期负责支付老人的生活费、房租、水电费等各项开支,保障老人的基本生活需求.

  • 在劳务等方面给予主要扶助:包括照顾老人的日常生活起居,如做饭、洗衣、打扫卫生、陪伴就医等。像有的子女与老人共同生活,多年如一日地悉心照料老人的衣食住行,在老人患病期间更是日夜守护、精心护理,这些都属于在劳务方面给予了主要扶助.

与被继承人共同生活的优势


与被继承人共同生活的继承人,由于长期陪伴在老人身边,能够更直接地照顾老人的生活,给予老人精神上的慰藉和生活上的照料,一般而言,他们所尽的扶养义务相对较多,因此在分配遗产时也可以多分. 比如,老人年纪大了,生活不能自理,与老人共同生活的子女承担了主要的照顾责任,包括喂饭、翻身、擦拭身体等,让老人能够在熟悉的环境中安享晚年,这种情况下,该子女在遗产分配时是可以适当多分的。

法院的自由裁量权


虽然法律规定了尽主要扶养义务或与被继承人共同生活的继承人可以多分遗产,但具体多分多少,并没有明确的固定比例,而是由法院根据案件的具体情况进行自由裁量. 法院会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如继承人的经济状况、对老人照顾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当地的生活水平等,来确定每个继承人应得的遗产份额。例如,在一些案件中,法院可能会根据继承人对老人照顾程度的差异,判决尽主要赡养义务的子女分得遗产的 60%,其他子女则共同分得 40%;在另一些案件中,可能会根据具体情况做出不同的比例分配.

不尽扶养义务的后果


与上述情况相反,有扶养能力和有扶养条件的继承人,不尽扶养义务的,分配遗产时,应当不分或者少分. 这体现了法律对不履行赡养义务行为的约束和惩戒,维护了社会的公序良俗和公平正义。比如,某些子女有经济能力和时间照顾老人,但却对老人不闻不问,甚至在老人需要照顾时拒绝承担责任,那么在遗产分配时,他们将可能面临少分甚至不分遗产的结果.

遗嘱的优先性


需要注意的是,如果被继承人在生前立有合法有效的遗嘱,那么遗产的分配将按照遗嘱的内容进行,而不适用法定继承中关于多分或少分遗产的规定。只有在没有遗嘱、遗赠、遗赠抚养协议的情况下,才会按照法定继承办理,此时多照顾老人的子女要求多分遗产的主张才会得到法律的支持.


赡养老人不仅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法律规定的子女应尽的义务。多照顾老人不仅能让老人安享晚年,在遗产分配时也能得到法律的倾斜保护,这体现了法律与道德的有机结合,引导人们树立良好的家庭伦理观念和社会风尚.



微信图片_20231010100325.png

热门推荐
联系我们:
400-666-8937
首页              律师介绍           业务领域             成功案例            普法视频             法律文书            法律顾问           联系我们
联系邮箱:13522012544@163.com

友情链接: